新加坡11月26日、27日中国籍171名巴士司机因待遇问题为由,以集体病假以示抗议,此行为即刻被当局定性为非法罢工,而且是26年来的首次大规模罢工,而参与罢工的中国籍司机其中五名主要发起者被控,另外29人被立即遣送回国,在调查结果尚未完全明了之前,就这样仓促了断了此案,新加坡为何如此慌张?

下面是一些和网友就此事的一些讨论,希望可以对在本地工作的中国人或者将要来本地工作的中国人提供一些参考,
1)你对这样的罢工行为是怎样看待的?
答:对此事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我只能表示遗憾,当局如此大动作的高调处理,也是粗糙了些,实在让人免不了有种被镇压的感觉。但就事论事我还是要说,这次罢工行动是一个比较幼稚的行为,缺乏思考的冲动,这不但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正常次序,还挑战了当地法律,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他们可以多想一想,或者接受劝解,这样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2)这起罢工事件应当由谁负起主要责任? 
答:责任的追究从道义上来说是没完没了的,你可以说是司机们心态不好,也可以说是公司方面的合同不公平,还有就是造成可以如此签下不公平合约的政府政策等等,你甚至可以推委到中新经济落差所带来的地区不平衡,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跟本原因。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能谈的只有法律层面的责任,因为司机们犯了法,很遗憾!那么相应的责任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这里虽然还有诸多可变因素,但也只能作为量刑依据加以考虑,法律的冰冷无情,理应超出我们每个人的想像!

3)在这起事件中作为资方的巴士公司应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答:巴士公司这个角色,其实就是整个新加坡社会的缩影。对于中国人是抱着复杂的态度,亲近感和优越感并存,这是种族因素和素质差异的结果。在利益面前人总有私心的,而人也是会变的。但 必须明确的是,这里不存在敌对关系。

4)你对新加坡禁止罢工怎么看?有人称之为恶法,你同意吗? 答:法的本身从来就不是为行善而来,相反,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法的行为在于以恶惩恶。我们说一部法典的优劣或是否有效,而不是善恶!新加坡禁止罢工,但禁止不了人们不满情绪的发泄,他必须提供相应渠道,并能够证明其确实有效,新加坡是一个很重视投诉的地方,不存在上访专业户。

5)前面你提到心态问题,是指中国司机的心态不正确吗?
答: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这是所有来新加坡时间不长的中国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一个随遇而安的心态很重要。这需要一点时间,有些人一两年,有些人两三年,如果三年后依然无法调整好心态,大多数便会离开。这些年在我身边经过,来来去去的同胞太多了,无论是选择回国发展的还是留下来继续奋斗的,基本上过的都不错,我有不少朋友在本地购了汽车住在公寓,家里还有女佣。我有一位旧同事,因为母亲年迈父亲过世,不得不选择回上海老家照顾母亲,走的时候依依不舍, 老板亲自去机场送行,回国后他进入保险业闯荡,5年下来,在上海已经置办了三处产业,价值近千万。而那些一赌气吵着"老子不干了"的,后来不久,又和国内的新东家赌上了气。心态好在哪里都可以混的不错!这个心态就是要和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如果觉得是进步了,那么可以再多花点时间取得比现在更好的状况,但不能着急。见什么比什么这样会很伤身,任何激进的手段唯一的作用只是发泄。

6)那么面对资方的种种不平等待遇是否也因该历来顺受呢?答:顺受只是暂时的,是不是历来最终还是需自己决定的,先要通过一些合理的渠道进行尝试,也可以先忍耐点好好干着,顺便提高个人素质,英文这些要学学,然后在合同更新的时候再和公司谈出条件,如果那时候1、2百人心齐的话效果就会好得多。如果行不通就要打算好合同期满另寻工作,没有必要蛮干。在本地工作过的中国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不合理的待遇总是会遇到的,尤其在开始阶段,这也是一种历练。

7)这次罢工事件和中国的时发性群体事件是一样的吗?
答:一样的地方都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不同的地方就是,各个国家的法律首先都是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外劳和公民存在差异是普遍现象,在新加坡还有一个传统劳工和非传统劳工的待遇区别,马来西亚属于传统来源,中国是非传统来源,当地的法规要了解。

8)新加坡的劳工制度是否存在不合理因素呢?
答:完美的制度是没有的,新国的劳工法肯定也存在缺陷,但我们看到近年的劳工法已改善不少,对引进的技术工人的给予很高的待遇,也有了申请绿卡的资格,勤劳的工人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基本都可获取绿卡,绿卡持有者的待遇和本地人相同,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9)这样的罢工行为对新加坡社会的影响会怎样?
答:如果和中国相比,中国是汪洋大海,新加坡则是人工泳池,汪洋大海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但浩瀚的大海有自我吸收能力,风浪激流是海的个性。而新加坡的这池水,点点滴滴一切都以人工铸就,缺乏自我吸收能力,一泡尿就能坏了整池水。这里经受不了人为的折腾。所以新加坡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显得特别紧张。

10)中国籍司机何兵在网上发表的3000多字鼓动罢工的文章你看过吗?你怎样看待?
答:我读过他在网上写下的鼓动罢工的文章,严格地说也不能算是文章,只是写了一些比较真实的情况和要求,至少在表面上,他们提出的要求我看是非常合理的,但他们为满足要求而准备的行动是欠考虑的。而且文中大力宣扬民粹,这是一种常用的且名声不好的鼓动方式,是希特勒、共产党以及日本军国主义份子的宠物。这种言论会加深中新两国民众的隔阂。利用民粹激起情绪的做法在任何时候都是危险的,不久前刚刚发生在中国的打砸日系车的暴乱活动,其惨状仍历历在目。再说,大陆人和新加坡华人本是同根同祖,宣扬这样的民粹只能孤立自己。让全世界的华人共同加入到中国崛起的自豪当中来,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11)比较中新蓝领工人,有人说中国工人喜欢闹事,难管,这个你同意吗?可以谈谈中新两地蓝领阶层的特点吗?
答:难管是因为不同于以往的管理习惯,中国工人和本地工人之间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管理这些不同于本地员工的中国员工,肯定会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同样,如果新加坡的工人去中国打工,中国的管理层也会感到许多新增问题有待学习。这种调整是要费番心思的,这就是难管的原因,人有共性也有个性。
关于两地蓝领工人的特点,应当说本地的蓝领阶层属于纯兰,和中国的蓝领阶层有着显著的差别,新加坡是通过小四、小六分流等不断的筛选所建立起的基础稳固的纯蓝阶层。而那些受过中学以上基础教育的,即便无缘进入大学深造不能成为高级白领的,也可以只凭一张中学文凭和英文的优势而寻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样就避开了让他们堕入到易被伤害的低级体力劳动者圈子中,也避免了他们日后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为危险的满腹怨恨的社会抵触者。

而那些被筛选下的人,很早就被绑定在专门技术技能的训练上,从而脱离了刺激思想的文化知识学习,所以,这是一群不具备太多思考能力,同时也显得不爱闹事的人。但他们因为较早接受专业技能训练,所以一般都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心态恒定,而要求他们洋洋洒洒写下3000字文章就非常困难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他们对新加坡社会两极稳固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而中国的情况就复杂的多,在蓝领阶层中,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层次,有些人素质是极低的,而也有一些人是正规大学没考上,自费大学没钱上,之后慢慢滑入蓝领的灰蓝阶层,特别在一些知识性技术工种中更是藏龙卧虎鱼龙混杂。我们熟悉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闻名中外的大导演冯小刚、张艺谋都曾经是工厂里的工人,这些人都是曾经的灰蓝,一旦有机会,他们就能立刻抓住,进一步提升自己,随时来个领色转换而成为白领阶层,乃至做出一番大事业。这些人有头脑有知识,最要命的就是有理想有野心。只要理想不死,谁说没有机会?

但这些人也是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往往会刺激他们过于敏感,遇事喜欢东想西想,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提供以便全面分析,他们往往就会自以为是的做出轻率的举动危害社会。

12)就罢工事件,对中国大使馆人员在此间的作为你如何评价? 
答:对于一个依然存在大量劳工需要靠劳务输出来养家糊口的国家来说,如果大使们没有觉得这些劳工的出现会让他们很没有面子,那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能说两句 不太刺耳的废话以示关怀就能够很感人了。